【概況】2020年,如東年平均氣溫偏高,降水偏多,日照偏少。2020年重大氣象事件接近常年,主要災害性天氣有寒潮、大風、暴雨、強對流、高溫、臺風、霧和霾等。
【氣溫】2020年,平均氣溫16.1℃,與常年(1981—2010年,以下同)相比偏高0.7℃,除4月、7月、9月、10月和12月平均氣溫比常年偏低外,其余月份均比常年偏高,其中1月、2月和3月平均氣溫比常年偏高2℃以上。年極端最高氣溫35.9 ℃,出現(xiàn)在8月13日和8月16日;年極端最低氣溫-8.0℃,出現(xiàn)在12月30日。全年高溫日數(shù)7天,與常年值持平;日平均氣溫≤0℃日數(shù)2天。
【降水】2020年,如東年降水總量1240.9毫米,比常年偏多166.3毫米。全年各月降水量分布不均。除1月、2月、4月、10月和12月降水量比常年偏少外,其它月份均比常年偏多。全年雨雪日128天,比常年偏多10.4天;全年出現(xiàn)≥50毫米暴雨日數(shù)2天,少于常年。6月9日入梅,比常年偏早;7月22日出梅,比常年偏晚;梅期43天,偏長。梅雨量384.2毫米,是常年梅雨量的1.7倍。
2020年如東縣各月平均氣溫和降水量一覽
月份 |
1月 |
2月 |
3月 |
4月 |
5月 |
6月 |
7月 |
8月 |
9月 |
10月 |
11月 |
12月 |
平均氣溫(℃) |
5.5 |
6.7 |
10.7 |
13.3 |
20.5 |
24.3 |
25.0 |
28.9 |
23.0 |
17.0 |
13.2 |
4.9 |
降水量(mm) |
45.8 |
36.4 |
83.4 |
48.8 |
92.6 |
232.0 |
215.0 |
228.1 |
125.2 |
46.1 |
70.3 |
17.2 |
【重要天氣事件】2020年8月4日08時至5日08時,受2004號臺風“黑格比”影響,如東縣出現(xiàn)陸上7 ~ 9級、沿海8 ~ 10級東南大風。8月25日20時至27日08時,受2008號臺風“巴威”影響,出現(xiàn)陸上和沿江6 ~ 8級、沿海7 ~ 9級偏北大風。9月8日16—17時,受強對流天氣影響,大豫鎮(zhèn)北部包括大豫社區(qū)、止馬洼村、農(nóng)場社區(qū)、強民村和周敦村等村(社區(qū))出現(xiàn)雷電、雷雨大風、短時強降水和小冰雹,此次天氣過程給部分農(nóng)戶大棚和農(nóng)作物造成損失。12月29-31日全縣出現(xiàn)強寒潮天氣,過程極端最低氣溫達-8.0℃,出現(xiàn)在31日早晨,造成許多家庭自來水管凍裂,露天蔬菜死亡。
【日照】2020年,年日照時數(shù)1644.8小時,比常年偏少275.5小時。除2月、3月、4月和8月日照時數(shù)比常年偏多外,其余月份均比常年偏少。
【氣候與農(nóng)業(yè)】1月多陰雨天氣,光照嚴重不足,部分地區(qū)田間土壤濕度偏大,影響作物根系發(fā)育。2月中旬寒潮過程導致已拔節(jié)小麥發(fā)生相對較重凍害,其余為一般性凍害,對最終產(chǎn)量影響不大。3月末低溫減慢在田作物生育進程,對正處于孕穗期及已抽穗的小麥也有影響,結(jié)實率可能降低。4月中旬、5月上旬陰雨天氣增多,對小麥赤霉病等穗期病蟲害的防治不利,亦不利于小麥灌漿、油菜籽粒充實。6月中旬至7月中旬降水過程較多,部分農(nóng)田積澇,致使農(nóng)作物受災,受災對象以玉米、大豆等旱作物為主,少數(shù)設施棚體雨淋塌裂,部分地勢低洼的水蜜桃、葡萄等經(jīng)濟林果田間積水嚴重,造成經(jīng)濟損失。出梅后日照仍然偏少,不利于水稻擱田措施落實,影響在田秋熟作物健壯生長。8月中旬持續(xù)高溫天氣使水稻幼穗分化速度偏快、水稻植株耗肥耗水多,尤其穗肥不足田塊會造成功能葉片早衰;持續(xù)高溫伴隨著強光影響蔬菜生長,引起植株失水萎蔫,降低蔬菜產(chǎn)量和品質(zhì)。9月中旬陰雨天氣較多,對玉米、大豆籽粒成熟、水稻灌漿充實均有影響,亦導致棉花蕾鈴脫落增加、爛鈴加重,影響棉花品質(zhì)。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降水偏少,部分鎮(zhèn)區(qū)出現(xiàn)氣象干旱,不利于油菜幼苗生長及冬小麥等秋播作物正常出苗。12月末寒潮過程對農(nóng)業(yè)生產(chǎn)造成影響,低溫冰凍使在田作物麥、油、陸地蔬菜等發(fā)生凍害,大風使部分農(nóng)業(yè)設施受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