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概況】如東以海產特產居多,主要有文蛤、梭子蟹、鯧魚、黃魚、竹蟶、泥螺、紫菜、蝦米等。其他特產有狼山雞、“蘇通”牌蠶絲被等。
【文蛤】如東出產的海產珍品文蛤,素有“天下第一鮮”之稱。唐代,文蛤就被列為貢品。文蛤肉營養(yǎng)豐富,味道鮮美,藥用價值大。文蛤是如東大宗出口產品,以往處于自然繁殖、自然生長、自由采捕狀態(tài),為保護這一貝類資源,1958年建立“如東縣海涂養(yǎng)殖場”,首次進行人工圍養(yǎng)、放養(yǎng)文蛤幼苗、捕大留小,實行封灘養(yǎng)殖。1969年以凍蛤肉出口,從1979年開始改由鮮活文蛤出口,遠銷日本、韓國等國家。如東成為全國最大文蛤養(yǎng)殖出口基地。
【竹蟶】竹蟶又名蟶子王,為海產雙殼軟體動物,體呈延長形,長約10公分左右。兩殼合抱后呈竹筒狀,故得竹蟶之名。鮮蟶肉嫩而味鮮,含有蛋白質、脂肪、糖類以及鈣、磷、鐵、碘和維生素等多種營養(yǎng)成分,是上等海味珍品。據(jù)藥書等記載,其殼有散結、消炎、通淋、止帶功效,蟶肉則具有退熱、明目、止渴、解酒毒以及婦女勞損下血和通乳等功能。蟶干是將鮮活生蟶去殼后,蟶肉經熱煮后曬干而成。竹蟶除天然生長外還可進行人工增殖和養(yǎng)殖。養(yǎng)殖品種以大竹蟶和長竹蟶為主,養(yǎng)殖2年竹蟶體長可達8厘米左右,個體大者22厘米以上。
【梭子蟹】梭子蟹學名叫三疣梭子蟹,最明顯特征是蟹殼表面有3個疣的突起。如東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,冬無嚴寒夏無高熱,春秋兩季在一年中所占時間較長,對于最適宜水溫15.5℃~26.6℃的梭子蟹來說,是生存繁衍理想之地,加之如東近海及灘涂基礎餌料豐富、潮流通暢,平緩的沙泥質底質,非常符合梭子蟹生活習性。如東梭子蟹肉色潔白,肉多細嫩,膏似凝脂,味道鮮美。尤其是兩鉗狀螯足之肉,呈絲狀而帶甜味,蟹黃色艷味香,食之別有風味,因而久負盛名。如清代李漁所言,“蟹鮮而肥,甘而膩,白似玉而貴似金,已造色香味三者之極,更無一物可以上之”。姑娘蟹,俗稱黃(huang,音“荒”)蟹,是梭子蟹在特定時期的一種叫法。黃蟹一年中以農歷二月和中秋節(jié)前后才有,因而身價較高。其中二月的黃蟹不僅數(shù)量多,而且個兒大(一般半斤左右,隔年生的也有一斤多)膏多,肉肥,味道特別鮮美。
【蝦米】蝦米是由各種海蝦煮熟,經過曬干,而后去殼而成。蝦米營養(yǎng)成份很高,含蛋白質、脂肪、糖分,是人們喜愛的食用佳品。油煎、爆炒、做湯均可,其味鮮美,食而不厭,是美味佳肴之一。蝦米便于貯藏攜帶,四季均可食用。如東所產蝦米名稱有:條米、金鉤、開洋、春紅、秋紅、鴿子腳等。如東盛產各種蝦米,除向全國各地銷售外,還遠銷美國、日本、東南亞各國。
【泥螺】泥螺,古稱吐鐵。外殼呈卵圓形,殼薄脆,其殼不能包被全部身體,腹足兩側的邊緣露在殼的外面,并且反折過來遮蓋殼的一部分。體長方形,拖鞋狀頭盤大,無觸角,殼無螺塔。如東盛產黃沙泥螺和清沙泥螺。泥螺雖然個體小,名聲卻很大,是人們喜愛的海味珍品,且加工、食法講究。經腌漬加工的糟醉泥螺味道鮮美,清香脆嫩,豐腴可口。泥螺已躋身賓館宴席,成為“八珍冷盤”中必不可少的一道佳肴,走俏海內外市場。
【條斑紫菜】如東條斑紫菜,與“天下第一鮮”文蛤齊名。條斑紫菜產于溫帶,自然生長數(shù)量有限,主產地在如東。因為如東具有條斑紫菜生長條件,適宜氣候、適宜水溫、適宜鹽度。如東條斑紫菜藻體薄嫩,是生態(tài)海洋食品,具保健功效。